阳江高新警方“三招”点亮辖区“平安灯”
阳江高新警方“三招”点亮辖区“平安灯”
民警运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逻,打击野外赌档等违法犯罪活动
群众满意度全省140个县(区)中排第一
南方日报记者 杨世华 特约通讯员 谭国色
近年来,阳江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在市公安局和区党委、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及大力支持下,以“发案少、秩序好、群众满意”为工作着力点,围绕中心,服务大局,立足主业,因地制宜,创新社会治安打防管控措施,以“三招”点亮辖区“平安灯”,确保辖区社会治安持续向好,群众安居乐业。
在总体警情连年下降的基础上,2016年高新区各类警情和案件继续持续下降,其中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4%,全年辖区发“双抢”案件仅1宗,八类严重性暴力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5%,命案全年“零”发案 。2016年上半年,省公安厅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全省各地市、县区群众安全感和公安满意度进行测试调查,据近期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,高新区两项得分均居全市第一,其中公安工作群众满意度在全省140个县(区)当中排名第一。
民警深入自然村开展安全防范宣传
第一招: 三级联动防控网撒到自然村
“这是周村,这是市场,这是平冈镇主街道……”在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局长办公室里,该局主要负责人指着办公台上的电脑,全区各主要出入口、重点街道等部位场所的场景让人一目了然。视频全覆盖,技防部署到村是该区治安防控网的重点工程。
据了解,阳江高新区辖区有24个村(居)委、155条自然村,全区户籍人口逾10万人。相比之下,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在编警察只有40名。警力如此匮乏,如何才能守护辖区一方平安呢?“破案固然重要,但案件发生了,意味着群众已受到伤害了,所以减少发案、防止发案对群众来说才是最重要的。”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主要负责人坦言。为用有限的治安防控力量换来最大的防控效果,高新警方在对辖区治安情况进行充分深入调研分析后,使出了治安防控的“第一招”,即三级联动防控举措,将防控网络武装到自然村。
所谓三级联动防控,即以网格化管理理念,高新警方根据辖区地形,把辖区划分成福冈、港口、平东和圩镇4个片区,整合利用高新区联防大队和村治安队员等辅助力量,在每个片区安排一个分局领导挂点、一个派出所领导牵头,带领5名社区民警和13名联防队员全天候开展车巡和步巡,将巡逻覆盖到每条自然村。在此基础上,派出所充分发挥村的治保力量,指导村委会治安队员开展日常巡逻防控,形成了区、镇、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,带动全区群防群治工作,一旦发生治安警情,从自然村,到镇,再到区,级级响应。
虽然高新区大多是县镇地域,但不管走到哪里,均可以看到视频监控探头,安全感也油然而生。据了解,在第三期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点已覆盖辖区进出口、主要路口、圩镇治安复杂部位和学校、医院、重点企业等重点单位的基础上,高新区加大第四期视频建设力度,增加了50个视频监控点,并且重点覆盖到村一级。目前,全区已有19个村委会实现公安治安视频覆盖。同时,高新分局还指导有条件的村(居)委会建立各自的视频监控系统,在村委会及各个自然村的主要路口、治安复杂部位安装监控视频,并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社会视频专网建设,实现社会视频资源大整合,通过人防、技防模式,让治安防控网络覆盖到每条自然村。
民警运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逻,打击野外赌档等违法犯罪活动
第二招:“和事佬”化纠纷促和谐
“白天、晚上都有治安队巡逻,还有视频监控,小偷都不敢来了”、“自从村里面有了‘和事佬’,邻里纠纷都少了,村里和谐多了……”在大魁村一小卖部门口,几个农作回来在此歇脚的村民见到记者,一边给记者塞甘蔗,一边热情地和记者搭话。那表情 、那说话语气,让人们感到他们在此过得的确很和谐、很安心、很幸福。
高新区平冈镇大魁村党支部书记关天来介绍,村民所说的“和事佬”指的就是村里的人民调解委员会。近年来,随着经济的发展,城市化步伐不断地加大加快,农村矛盾纠纷也不断增加并呈多样化发展趋势。高新区平冈镇大魁村就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缩影。大魁村临海,位于平冈镇西南边,下辖5个自然村、6000多人口,有多达1万亩的临海滩涂,村民的矛盾纠纷多基于土地和村委会班子不团结而产生。“村里的很多矛盾纠纷中如果处理不当,村民之间不和谐,很容易形成治安、刑事案件,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,对社会安定造成很大冲击。”高新分局主要负责人介绍,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确保辖区和谐稳定,高新分局使出了“第二招”,即结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,促进平安建设。
在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工作中,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一方面依托社区警务工作,积极履行公安机关维稳职责,通过深化社区警务,开展常态排查,及时掌握辖区不稳定因素,提前预警,落实化解措施;与此同时,高新分局积极配合区综治部门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,推进平安村居创建。通过建立健全“一村(居)一法律顾问”和人民调解工作,进一步强化了人民调解机制,加大奖惩力度,充分调动了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。除此之外,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还以平安村居建设工作为契机,深入推进社区警务工作,加强村居治安防控和群防群治,排查化解矛盾,落实部门和村(社区)的主体责任,深入推进平安村居创建工作,促进全区平安村居创建工作全覆盖。
2015年5月,平冈镇周村正式挂牌成立了“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”,由驻村法律顾问、村委会干部以及德高望重的村民等充当调解员,及时从村民中发现矛盾,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。“近10年来周村没有发生过一宗入屋偷盗、当街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。”挂点周村的负责人说,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村级人民调解制度。2014年全市‘平安细胞’建设中,平冈镇周村获评“平安村居示范点”称号。目前,平安村居建设工作已在全区推开。
据统计,2016年,全区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,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接访群众人次同比下降78.5%;书记接访日接访群众人次同比分别下降67.9% 。
警方打掉一盗窃耕牛团伙,并将缴获的耕牛运送回到农户家中
第三招:向防范宣传要“警力”
“公安防范宣传工作做好了,就是战斗力,就是警力。”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主要负责人说道,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必须要树立公安宣传也是战斗力的理念,向宣传要警力,向宣传要战斗力。
近年来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异军突起,直卷全国,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“钱袋子”安全。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所管辖区大部分都是乡镇,群众大多比较老实纯朴,安全防范意识及警惕性都比较低,他们最容易掉进骗子的“陷阱”。“群众口袋中的都是血汗钱,一旦被骗,对他们的伤害是难以想象的。”高新分局打击电信诈骗专班的民警对诈骗分子是恨之入骨的。为了阻挡这只诈骗“黑手”伸向辖区群众,高新分局提出“向宣传要警力要平安要稳定”的防范理念,把防范宣传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,搭建“无死角”立体防范宣传阵地。
一方面,高新分局依托新闻媒体,在辖区新闻电视频道不间断播放宣传短片、安全防范宣传片,并以滚动字幕形式在电视上不间断播放“防盗抢、防诈骗”温馨提示,发布安全防范提示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,开展小手拉大手“零”距离防范活动,在全区中小学校发放“防骗、防盗、防抢”《安全防范小册子》,协调辖区学校利用周会、班会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,通过 “校讯通”平台向全区6000多名学生家长的手机定期发送“防盗抢、防诈骗”温馨提示。为将防范宣传知识传播到每条村、每个人,高新分局举办宣传防范进村到户活动,利用圩日、110宣传日、专项行动集中宣传日,组织民警到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集中宣传,针对案件多发部位,组织片区民警到各村(居)委会、自然村和大型企业上门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工作,实施村(居)防范宣传全覆盖。
除此之外,为最大限度减少电信诈骗犯罪,高新警方实施“警银联动”计划,建立警银联动机制,加强与辖区各银行网点的沟通联系,安排派出所值班民警定时到各银行营业大厅巡查外,利用银行大屏幕、LED滚动屏播放安全防范宣传内容,在银行大厅、ATM机明显部位张贴提示标语和海报。同时,警方还与金融部门合作,重点培训银行工作人员的防骗、识骗能力,让银行大堂经理、前台工作人员和保安员在工作中注意发现疑似被骗群众,主动进行防骗提示,及时劝阻、拦截异常汇款,避免群众财产损失。
据了解,在全国各地电信诈骗高发的态势下,高新区电信诈骗犯罪得到了有效控制,2016年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大幅下降36%。(来源:南方日报)